欢迎光临党金娥律师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首页 | 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186-6842-0060

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党金娥律师网 > 刑事辩护 > 正文

一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泄露82万条公民信息 南京中院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罚金9万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赵兴武 时间:2018-03-27

  本报讯  (记者  赵兴武  通讯员 隋文婷)南京一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泄露了82万条公民信息,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9万元和没收违法所得。其他两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一名被告人适用缓刑,并处罚金4万元。近日,南京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从20104月起,刘某在南京某机关单位担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应被告人严某的要求,非法获取了一些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联系人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固定电话等信息在内的企业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出售或提供给被告人严某、郭某。经统计,20104月至20169月,刘某向严某出售、提供包含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信息70余万条,201111月至20167月,刘某向郭某提供包含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信息12余万条。

 

    201511月至20167月,被告人郭某以每年15000元的价格,向南京某网络公司购买含有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信息,用于拨打电话推销业务,并将上述信息提供给刘某。刘某又将上述信息出售给严某。经统计,郭某非法获取包含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信息26169条,刘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39732条,严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0382条。

 

    庭审中,刘某辩称,企业信息不等于公民个人信息,用于企业登记的公民个人信息不再具有个人属性,其行为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院认为,司法解释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能够识别个人身份或者体现个人活动。刘某非法获取、出售的信息中的个人姓名与通信通讯联系方式、身份证件号码等信息能够单独或者彼此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其非法获取、提供、出售相关信息,情节特别严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故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连线法官■

 

    本案主审法官黄霞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相关标准一半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本案中,刘某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滥用职权,致使海量公民信息被泄露,其行为构成犯罪,对于这种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鬼”,应依法从重处罚。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